“各位姐妹们,根据要求,今年妇联换届工作要在2021年2月底全部完成,我们作为第一届社区妇联,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带头将本次妇联换届工作做好。这三年感谢姐妹们的团结一心,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勐糯镇大寨社区妇联主席蒋艳涛说到动情时刻,不禁红了眼眶,在座的姐妹们也都在悄悄抹掉眼泪。
这是在龙陵县勐糯镇大寨社区妇联会议上的一幕。与会的大寨社区妇联姐妹的眼泪背后,是对这份工作的尊重和热爱,是对社区妇联成立三年来的感恩和不舍。
峥嵘岁月,巾帼篇章。自2017年龙陵县妇联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妇联系统的2000余名妇联姐妹在脱贫攻坚、宣传引领、联系服务、全民抗疫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忠实践行为党分忧,为妇女解难的铮铮誓言,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妇联答卷。
一张选票拉开妇联改革的序章
2017年7月4日,龙陵县勐糯镇大寨社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全村36名妇女代表参加会议,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就此,龙陵县妇联改革工作率先在全市全面铺开。随即,《龙陵县关于坚持党建带妇建完善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试点的方案》等二十多个文件相继出台,同年,龙陵县10个乡镇、121个村(社区)全部通过专职专选选优配强了妇联班子。
“我在任从岗村妇联主席三年来,上级妇联和镇党委的信任给了我厚重的责任感,同时,我从一个普通百姓变成了群众的办事人,内心也充满了自豪”,勐糯镇丛岗村妇联主席李美,自担任妇联主席以来,享受村副主任同等待遇(每个月2215元),享受养老保险补助2000元/年,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8000元--12000元/年),同时,勐糯镇大刀阔斧每年给予镇妇联6万元、村妇联1万工作经费,全县其余9各乡镇也全部将妇联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让妇联组织牢了基础、强了保障,基层妇女工作者有了“领头雁”,妇女群众找到了“娘家人”,真正实现了政治上有名分、组织内有身份、工作上有责任。
一个小家树起活动阵地的标杆
“我们今天学习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希望孩子们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能够对自身合法权益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龙陵县龙山镇龙山社区儿童之家,妇联主席赵孝娟用充实的案例和直白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着自我保护的知识,不时传出孩子们的笑声和掌声,“我们儿童之家配备了‘我有话说’‘图书角’等板块, 成为了很多孩子课余时光的快乐驿站和早教小课堂,”赵孝娟说。
在镇安镇镇北社区,来自大连理工大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已经连续三年飞跃千山万水来到这里为孩子开展儿童之家服务。大学生志愿者们进村入户开展家访、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讲述所见所闻,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三年来,有3000余名孩子在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中度过精彩的假期。
金秋十月,稻香鱼肥,龙江乡妇联在这个充满丰收韵味的季节,将“女子学堂·厨艺培训班”搬到了妇女儿童之家,将龙江稻花鱼、本地傣味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使远近闻名的龙江味道叫得响、拿的出,并吸引来了各地食客的评鉴和点赞。“妇联将厨艺培训搬到了自己身边,培训结束后我对弄好自家农家乐更有信心了,”参与培训的妇联执委杨新美笑着说:“去年十一黄金周我们一家稻花鱼收入在1.5万,今年我们菜品和味道都有提升,我的目标是今年收入再翻一番”。
目前全县共建成“儿童之家”121个、“妇女之家”140余个,投入资金150余万元,三年来,开展主题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开展“女子学堂”提升妇女素质活动100余场次;开展婚育新风、民法典、生产生活技能等宣传培训200余场次,成为了全县妇女儿童综合性培训超市。
一个喇叭奏响服务群众的跫音
“妇联小喇叭今天开始广播,各家各户请注意,疫情期间坚决做到不聚会,不串门......”充满乡土气息的声音从小喇叭中飘出回荡在勐糯镇大田坝村每个角落。李美是勐糯镇丛岗村妇联主席,针对村里喇叭覆盖范围不广,农户听不懂专业术语等问题,她用家乡话录制好宣传资料,乘上小摩托穿梭在村村寨寨,像小商小贩一样用喇叭“兜售”起了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现在全县妇女“摩托宣传小分队”已逐渐壮大,她们有的携带着宣传画册四处讲解,有的邀约上文艺宣讲员进入村村寨寨表演“调子”,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两委”换届,从文明创建到家风建设,她们扎扎实实成为了党的声音的传递者和解说员。
在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最艰巨,各地“一罩难求”的 时候,很多像杨映仙、万开莲一样的基层妇联姐妹便主动请战,组织女性专业合作社社员、巾帼志愿者通过网上学习口罩制作方法,利用缝纫机自制口罩,免费发放给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和群众,仅2020年2月份就缝制发放口罩30000余个。
除此之外,三年来,各级妇联多维度、多形式组织开展维权服务、志愿服务及创业引导等工作,将全县“麻利婆”、“女行家”都吸引到妇联工作中来。扶持女性创业1850余户,带动妇女就业18000余人;开展维权服务300余次,接待信访上访200余件,开展心理疏导50余人;开展人居环境、文明市容等巾帼志愿服务200余场次;开展亲子插花、家风创建、茶艺体验等服务妇女儿童的主题活动30余期。
一纸文规敲开两新组织的大门
龙陵县妇联坚持“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理念,在2020年,制定下发《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同组织部联发《关于乡(镇)妇联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等4个标准的实施意见》,明确“五大标准”,一些困扰基层多年的疑难杂症得到解决。一直文规,两新组织建妇联自此有了“金钥匙”、有了“说明书”。
陈赛昌是龙陵县富民专业合作社的妇联主席,富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的“指尖上的妇联”是县级两新组织建妇联的示范点,“由我们合作社同政府合作,在全县各乡镇建起了15个扶贫石斛枫斗加工厂、700多个石斛枫斗加工‘大嫂车间’,全县有1.2万户4.4万妇女从事石斛种植或石斛枫斗加工,而我们的指尖妇联就延伸到每一名妇女当中,让从事枫斗加工的姐妹们都找了组织...”陈赛昌如是说。
截至2020年底,龙陵县成立妇联组织的非公企业12户,配齐妇联主席12人、执委(包括专兼职副主席)66人;共有女性社会组织7个,全部建立妇女小组;建立“两新”组织县级示范点2个。“两新组织”妇联将引领各行各业的姐妹们发挥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广大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提供提供保障。
(龙陵县妇联 匡艳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