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妇女典型案例事迹材料
赵祖芹的“幸福外号”
——记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山镇白塔社区妇联主席 赵祖芹
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山镇白塔社区,51岁的赵祖芹可谓家喻户晓。20多年来,她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帮助贫困家庭,关爱孤寡老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赵妈妈”、“赵政委”、“赵总管”、“赵普法”。每当有人问赵祖芹“你自家日子过得好好的,还这么忙活图个啥”时,她总是说:“能给别人一点帮助,就是我的幸福。”
送温暖的“赵妈妈”
2013年,龙陵县妇儿工委为努力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在《龙陵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90%以上的社区建立1所为儿童及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一体化服务的“儿童之家”目标。经多方调研协调,决定在白塔社区成立龙陵县首家暨县级“儿童之家”示范点,时任白塔社区副主任的赵祖芹在当时家园无管理员的情况下,自愿承担起了家园所有业务。从阵地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到暑期活动等,亲力亲为;采用互动、参与、游戏等方式,教授英语口语、作业辅导、舞蹈、美术、手工等内容,朝阳班、太阳花班、向日葵班、彩虹笔班的“儿童之家”,如今已成为儿童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家园”,达到了“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安全有保、亲情有护、活动有地”的目的,每天到儿童之家娱乐的孩子见到赵祖芹都亲切的叫她“赵妈妈”。截至目前,社区儿童之家已招募志愿者1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受益儿童及家长13000多人。
管闲事的“赵政委”
白塔社区辖24个居民小组1773户4431人。社区“两委会”考虑到西山一组留守老人较多且子女多在外工作,无人照顾的情况下,联合县妇联以“6995”为平台,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对西山一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实行结对帮扶,开展“邻里守望、互敬互爱”活动,党员、干部担任“邻里守望员”,引导居民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为邻里化解纠纷和家庭矛盾。
社区居民李奶奶被邻居称为“怪老奶”,在大家对她“敬而远之”的时候,赵祖芹却主动敲响了李奶奶家的门,经常到她家里聊天、帮着做家务、调解家庭矛盾,渐渐地,唉声叹气的李奶奶脸上有了笑容,心情也好了。
社区居民李彩兰一家6口人三代同堂,多年来住着茅草房,雨天屋漏雨,晴天风刮人,全家靠低保生活,日子过得艰难。身为社区副主任的赵祖芹一直关注着这个家庭。介绍其儿子、儿媳到建筑工地打工。2014年初,到相关部门为李彩兰家协调到一块120平方米的宅基地,争取到1.2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新居落成,李彩兰紧紧拉住赵祖芹的手,噙着热泪说:“闺女,想不到我这快入土的老婆子还能住上大瓦房,多亏了社区领导的关心和乡邻的帮扶,大妈觉得这辈子值了。”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都要尽力去办,尽量让群众满意。”这是赵祖芹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四年前,原社区居民赵东英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娘家,赵祖芹积极奔走为赵冬英母女办理落户手续和低保。2014年赵冬英女儿考上云南民族大学,赵祖芹到相关部门为其争取到了1.3万元,缓解了赵冬英家庭的困境。
热心肠的“赵总管”
群众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跨不过的沟坎都喜欢找赵祖芹。赵祖芹常说:“不是有钱才能献爱心,拣起地上的一张小纸片,给人一个温暖的微笑,说一句安慰人的话,都是爱心的表现,都是在做好事。”
赵其康夫妇是留守老人,女儿远嫁江苏,儿子、儿媳常年在腾冲打工。为让赵其康夫妇排解寂寞,赵祖芹隔三差五陪他们拉家常,了解生活及身体健康情况,积极邀约两位老人参加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留守老人李咪书入住县敬老院,赵祖芹隔三差五到县敬老院探望,让老人孤寂的心有所寄托。2014年4月,李咪书患漏肠做手术,赵祖芹闻讯后到医院陪护了3天3夜,捧汤喂药、端屎倒尿、擦洗身子,多少年来,社区里大事小事都少不了赵祖芹的身影,在居民心中,她就是一位“大管家”,为大家的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操心操肝。
闲不住的“赵普法”
12月6日傍晚,寒意料峭。白塔社区第三村民小组居民赵茂林家的院子里,10多位居民围着3盆红红的炭火在听赵祖芹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社区外来人口较多,不少住户文明意识淡薄,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垃圾扔在路上。针对这一情况,组织社区干部用农家话、家乡话,采取谈话聊天的方式,解读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深受群众欢迎。”赵祖芹说。
赵祖芹是个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人。在社区领导班子中,她分管普法,为此她买来10多本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认真阅读,摘录了3本学习笔记,并向司法所干部悉心请教,学习法律知识。多年来,走村进户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每年独立完成或参与调解的民间矛盾纠纷达200多件,因此得了一个“赵普法”的称号。对慕名找上门寻求法律帮助的人,赵祖芹总是热情接待、义务帮助。龙陵城区一位湖南籍经商户,因不明税收政策法规,与税务人员发生了争执。经朋友介绍,主动登门咨询。经赵祖芹的耐心解释,他心中的疙瘩解开了,从此成了合法经营、主动照章纳税的模范工商户。在赵祖芹的拎包里有一本小册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家各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最近一次记录的是:12月5日,到二、三居民小组与部分居民户就土地依法被征用(城建用地)问题,提供法律咨询。
谈起调解民间矛盾纠纷,赵祖芹说,可别小看了邻里纠纷、夫妻不和、居民打架斗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稳定和谐。为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社区通过开展“五进农家”活动,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得到提高,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讲文明树新风蔚然成风。社区一个居民以前对父母孝顺不够,乡亲多次对其劝阻都没有多大改进。“五进农家”开展对他触动很大,小组干部对其进行入情入理的说服教育,在大家的督促帮教下,他认识到了错误,把另起炉灶的父母接回家中共同生活。
每天晚上8点后,白塔社区5支居民业余文艺演出队分别到社区的3个广场开始属于自己的演艺生活。此时,社区文化中心广场已是灯火明亮,亮如白昼,居民们把露天舞台围得水泄不通。这台有5支业余代表队组台的创建法制文明社区专场演出共有10个节目,都是由文艺队自编自创,生活气息浓郁,“列位听我说,劝媳又劝婆,上慈下也孝,全家才安乐……”,这充满韵律的说唱、诙谐幽默的道白,来自花灯《劝婆媳》。一曲终了,乡亲们已听得如痴如醉,小品《争妈》说的是与老伴单独过的村民王老奶在老伴去世后,两房儿媳争着请老奶和自家一起生活的事。情节感人,把晚会推向高潮,博得一阵阵掌声。许多群众感言:“过去社区里的娱乐活动少,农闲时只能看看电视,业余生活单调乏味。现如今,社区文艺演出队每晚都有演出活动,而且节目丰富多彩,咱们的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而此时,赵祖芹成了最忙的人,台前幕后张罗演出,散场后打扫长地收拾服装道具,忙得不亦乐乎,10多年来,她从没有半句怨言。
关爱孤寡老人,帮助困难群众,义务打扫演出场地,为邻里乡亲红白喜事帮忙,他就像阿拉丁神灯,总在需要时闪光,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赵祖芹没有显赫的头衔,她是位平凡的人,一直在做着平凡的事。“能够帮别人,自己也快乐”这就是她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