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持续提升妇女群众法治素养为重点,以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服务为工作载体,普治并举、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力推“三个+”做好妇女儿童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重点”+“普惠” 服务对象更精准
强化重点对象关注。县乡两级妇联与司法机关协调对接,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集中学习活动40余场次,为两类重点人员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家庭。
紧盯重点区域特点。针对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联合多部门开展“利剑护蕾·引航成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系列宣传活动。以“讲、剧、询、传”为抓手,把未成年人保护、婚育新风等方面知识送到少数民族乡镇。
发挥重点阵地作用。用好用活各村(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普遍开展防溺水、防拐骗等安全知识宣传30余场次,为暑期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念起“紧箍咒”,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法理”+“情理” 宣传内容更多元
以法明理,提升法治意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普法重点,教育引导妇女儿童知法用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年内共计开展普法活动2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
以典明理,营造学法氛围。微信公众号上晒“最美家风家训”5期;持续开展“茶乡好家风故事”17期,广泛宣传文明家庭事迹,强化榜样引领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向上、遵规守法,从根源上减少家庭矛盾纠纷。
以情明理,推进家庭教育。邀请昌宁县家教家风讲师团成员深入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10余场次,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心理咨询师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节点”+“常态” 工作成果更长效
重要节点重点宣传。在寒暑假以“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活动100余场,为孩子的校外时间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
线上线下常态宣传。利用县妇联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以案说法·维权课堂”“利剑护蕾”等专栏推文47篇;通过编印宣传手册,组织志愿者在花街、农贸市场等人员集中的地点发放宣传资料,扩大活动覆盖。
其他时间灵活宣传。加强与“三新”妇联组织对接,在各类儿童较多的活动中加入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知识有奖问答、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倡议等内容,充分调动家长和孩子的学法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