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甸县仁和镇,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园长的身份守护着幼儿园里的每一朵稚嫩花朵,又以“爱心妈妈”的角色,为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充满爱的天空。她,就是段红雨。
“一个人或许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作为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中的杰出一员,段红雨不只是将“爱心妈妈”这一称呼视为荣誉,更是化作了日常的点滴行动,用全身心的付出去诠释对这份使命的热爱与担当。
段红雨所在的仁和镇幼儿园,地处乡镇,这里的许多孩子父母为了生计,常年背井离乡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不少,同时还存在部分困境儿童。这些孩子因为缺少父母在身边的悉心陪伴与教导,问题逐渐显现。有的孩子性格变得胆小怯懦,在人群中总是默默缩在角落,不善言辞,眼中满是不自信的神色;有的孩子由于缺乏正确引导,生活卫生习惯较差,言语也不够文明礼貌。看到孩子们这样的状况,段红雨心急如焚,她深知必须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些孩子的成长轨迹。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段红雨带领着幼儿园的同事们,开启了一场充满爱的行动。每周他们都会主动与在外务工的家长取得联系,精心安排家长和孩子们进行视频通话。在那一方小小的屏幕里,孩子们看到了父母熟悉的面容,听到了亲切的叮嘱,思念之情得到了慰藉。到了周末,段红雨和同事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自发地前往留守儿童家中。为孩子们讲有趣的故事,带着孩子们玩各种好玩的游戏。他们还细心地帮孩子们洗澡、洗衣服,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给予孩子们渴望已久的陪伴。
在幼儿园里,有个名叫小媛(化名)的小女孩,刚入园时,她的状态让老师们格外心疼。小媛看起来很不讲卫生,指甲又长又黑,身上的衣服也总是脏兮兮的。当老师和她交流时,她只是简单地点头或者摇头,不愿意开口说话,也从不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仿佛将自己封闭在了一个人的世界里。
为了深入了解小媛的情况,段红雨进行了家访。这才发现,小媛的家庭十分困难,父母离异后,母亲改嫁,父亲又常年不在家,她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爷爷既要承担起日常监护的责任,又要负责她的教育,但由于年纪和精力的限制,无法给予小媛细致入微的照顾和良好的教育。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小媛极度缺乏安全感,在个人卫生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了解情况后,段红雨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媛的重任。她定期帮小媛清洗衣服、书包和被子,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亲自到小媛家中,陪着孩子学习新知识,给孩子洗澡,让她能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一天。不仅如此,段红雨还经常与小媛的爸爸沟通孩子的近况,分享小媛在生活和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与问题。在段红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小媛读大班的时候,她的父亲深受触动,毅然决定在本地找一份工作,回家陪伴孩子成长。
在“爱心妈妈”段红雨长久的关爱与帮助下,小媛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曾经那个内向、自卑的小女孩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她的脸上时常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不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学会了主动与小伙伴们交流玩耍,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段红雨和她的同事们的爱心脚步从未停歇。她们定期前往留守儿童家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每次去,她们都会带上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和玩具,这些崭新的礼物,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希望。当遇到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幼儿家庭时,她们更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组织捐款、捐物活动。据统计,5年来,她们累计捐赠的现金和物资价值约15万元,受益的群众多达150余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感受到的温暖,是众多孩子成长路上的有力支撑。
段红雨始终坚信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蕴含的巨大育人力量。为此,她定期为家长们举办育儿知识讲座。在讲座上,她邀请儿童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前来授课,为家长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的育儿方法,耐心解答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帮助家长们全面提升育儿能力。
除此之外,段红雨还积极组织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热情邀请家长们走进幼儿园,近距离观摩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亲子活动中,她精心策划各种有趣的游戏和互动环节,让家长和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亲子感情,让家庭的纽带更加紧密。
在段红雨的积极带动下,仁和镇幼儿园的爱心妈妈们仿佛一盏盏明灯,在那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道路上,散发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她们用无私的爱,为孩子们点亮了前行的方向,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携手迈向美好的明天 。段红雨和她的团队,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爱心之歌,成为施甸县大地上温暖而闪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