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社区位于耿家山脚下的城乡结合部、中心城市重要位置。户籍人口1392户3550人,常住人口2141户6132人,其中妇女总人数1306人,149名党员中女性党员有54名,占党员总数的36%;在500余名志愿者中,女性志愿者有300余名,占志愿者总数的60%;在网格化管理242名五级“十户联防”网格长中,女性网格员有156名,占网格长总数的65%,社区妇女在市域社会治理中承担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社区妇联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组织路线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凝聚巾帼力量,以实现妇女赋权增能为切入点,以提升妇女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党建”带“妇建”,深入开展“巾帼建功”等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教育动员更多的优秀妇女积极参与到维护社区稳定、活跃社区文化活动、创建特色社区等社会服务实践工作中。
通过引导将女性党员、女性致富能人、女性文艺队等群体由服务对象转变为社区工作力量,通过组建“红色娘子军队”“大管家志愿者队““巾帼志愿者队”“妇女调解队””巾帼特色服务队”5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将她们转变为党总支在小区联系服务群众的宣传队和服务员。探索出了一条社区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矛盾排查化解、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选准妇联班子队伍
社区妇联于2021年2月按期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把年轻优秀、高学历的女性选拔进社区妇联班子,优化了妇联班子队伍搭配,更换了社区“血液”,为社区注入“主心骨”和“强心剂”。学府社区妇联设1名妇联主席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2名专职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15名妇联执委,妇女代表30名。
社区5名党总支班子中,女性占3名,占两委班子总数的60%,其中:年龄35岁及以下2名,学历大学本科2名;社区工作人员11名,女性7名,占社区人员总数的64%,其中:年龄35岁及以下6名,学历大学本科3名、大专3名。社区妇联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开展工作,由党总支专人分工负责,社区党总支每月定期听取社区妇联的工作情况汇报,党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妇联各项工作的开展。
强化阵地建设,配备活动设施设备
针对多年来缺乏活动场所,很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妇女儿童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社区妇联根据现有办公条件,拓展思维,推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重新规划设置和建设了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目前,社区妇联活动阵地在建在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做到资源共享,场所总面积为600余平方米,设有妇女儿童之家、未成年人活动室、家长学校、妇女维权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社区党总支为功能配备了电脑、电视、儿童桌椅、儿童书柜、儿童书刊、儿童玩具、妇女心理咨询桌椅、书架、妇女杂志、工艺柜、音箱、舞蹈道具等办公设施活动器材,努力将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活动的场所和健身的阵地。社区妇女儿童活动,妇女维权、宣传、文化活动、来信来访、心理咨询等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强化组织建设,增强妇女队伍力量
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需要,社区妇联紧紧抓住党建带妇建的总体目标,加强社区妇联组织建设。发挥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职能,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提高队伍素质、创新开展活动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吸收思想政治素质高、议事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离退休干部、企业女强人、文艺团体负责人及社区在职妇女党员干部、妇女代表等活跃在基层一线的骨干力量充实到妇女工作队伍中,增强妇女队伍力量,协助社区妇联执委开展工作。并相继成立了社区“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巾帼志愿者队”“妇女调解队”“大管家志愿者队”“红色娘子军队”等巾帼队伍共计200余人。这些妇女同志植根基层、来自群众,熟悉社情民意,各自有不同的经验和优势,是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目前她们在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疫情防控等方方面面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已成为社区基层治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强化学习教育,增强妇女法律知识
经常组织社区妇联执委开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依托驻辖区高校保山学院和社区“大党委”共驻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主题宣讲和知识讲座等形式,以“高校社区手拉手”“专家进社区”“大学生进社区”“社区国学文化大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开展传承好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现代科技文化、党史、新中国史、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使妇联队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上有了质的提升。
根据各级妇联工作要求,认真制定年度妇女儿童工作计划,大力开展《反家庭暴力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平均每季度组织专题培训不少于1次,每年4次以上,辖区妇女儿童维权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得到提高。
强化活动开展,增强妇联凝聚力
坚持走实妇女群众路线,依靠妇女群众,发动妇女群众。组织妇女群众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传统文化迎新春·创文抗疫我先行”“新中国史、党史我来讲”“党的政策我来讲”等宣讲比赛、“美好家园我来捍卫·拒毒从我做起”演讲比赛、“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防电信诈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万家”“志愿者服务进小区”等一系列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动员“巾帼志愿者队”“妇女调解队”“大管家志愿者队”“红色娘子军队”等队伍积极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疫情防控、社区文化活动等各项重点工作和市域社会治理中,积极发挥社区妇联组织、妇女队伍优势为社区建设发展增砖添瓦,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积极与街道妇联密切配合,将妇女儿童工作作为社区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党建带妇建、居民群众齐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妇女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
强化家风家教,护航家庭幸福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风家教重要论述精神,发挥社区妇联在婚姻家庭领域的传统优势,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出发,牵头制定村规民约,抓好日常管理。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健康绿色家庭”等评优评先活动,通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立家训家规、传家风家教,倡文明树新风、革除陈规陋习,实现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达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帮扶慰问,增强关心关爱
一是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对辖区特困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开展各式各样的关爱活动,并为老人、妇女、儿童送去节日的祝愿和关爱;二是“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开展庆“三八”特色亮点活动,使大家不仅从锻炼中找到了乐趣,放松了身心,而且丰富了广大妇女业余生活、激发广大居民参与健身的热情,也表达了社区对女性的关爱,同时也促进了居民群众树立“以社区为家、以社区为荣”的意识,增进了社区团结协作的精神,有效促进社区和谐建设;三是对辖区贫困妇女儿童、老龄妇女以及单亲家庭等进行走访慰问,发掘难题,及时帮助解决难题。2021年开展了“情暖童心.把爱带回家”“婚育新风进万家”“倡导绿色生活,创建绿色家庭”“好婚姻好家风”线上公益讲座“学习张桂梅事迹”“弘扬好家风、共筑家国梦”等系列活动。
强化特色亮点,依托“党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站创造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妇联依托保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和社区共同打造的“党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站,创造性的探索实践“党建+妇女儿童工作”服务实践活动,对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社会救助、社区、矫正对象等八大领域,积极提供养老助残、济困救孤、心理矫正、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生活服务、技能培训、素质培养等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站点、一个家园”为指导,竭诚为妇女儿童开展服务,在工作中倡导“助人自助”原则,自2020年9月30日“党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站建设以来,社区和保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建了妇女、儿童、妇女老年人赋能小组,根据妇女儿童的不同需求分别以“小组”“个案”“社区”工作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实践活动,共计开展活动26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公里”,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
强化维权工作,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坚决贯彻执行“真心、热心、耐心、关心、爱心、尽心”等“六心”原则,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妇女,妥善处理每一起矛盾纠纷,直到来访者满意为止。在具体的纠纷调处中,我们充分运用《反家庭暴力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法律法规为广大妇女、儿童伸张正义,打击邪气,维护合法权益。近年来,社区妇联有效化解涉及妇女领域的矛盾纠纷30余起,辖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工作不到位而出现上访事件,没有一起恶劣案件发生,没有发生一起命案,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受到社区广大居民的赞扬和好评,2021年共收到居民群众赠送锦旗3面。
近年来,社区妇联紧紧围绕社区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创造性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巾帼妇女风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社区的发展建设中和市域社会治理起到了中流砥柱和“妇女半边天”的作用。社区妇联将在不断地开拓创新中努力工作,进一步拓宽工作内容和范围,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采取各种有效载体认真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妇女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妇女儿童工作高质量提升,凝心聚力带领巾帼力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疫情防控、市域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中作出积极努力,贡献“巾帼力量”。